正镶白旗查干宝恩本村和南沟村是国家统计局定点帮扶的包联村。自定点帮扶以来,国家统计局立足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引进优质产业,通过建立村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帮助发展壮大帮扶村新型集体经济,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为正镶白旗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先锋力量。
一是结合实际重调研,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帮扶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正镶白旗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而集中,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很丰富,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区域。通过走访多家光伏企业和参观其他地区项目建设情况,发现村级屋顶式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诸多优点。光伏发电项目无噪音、无污染,不影响用户电压环境,日常维护较为简单,能够稳定运营25年以上,年均发电量39万KWh,按现价计算(0.2829元/度),能给村集体带来每年10万余元长时间稳定收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政策要求,并经第三方研究机构可行性分析后,认为正镶白旗所在区域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并网条件优良,是建设光伏发电站的理想站址。在正镶白旗发展村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地方实际,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的开发运行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与国家能源政策方针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战略相一致,在环保的前提下,能够行之有效且稳定持续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从而帮助两个帮扶村壮大集体经济。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最终决定投入帮扶资金建设村级光伏发电项目。
二是党建引领谋发展,在凝心聚力上见行动。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但是想要将项目在两个村落地,最重要的是要做通群众的工作。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党组织是各项工作的主心骨,是联系群众最密切的桥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引领。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工作组就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与查干宝恩本村和南沟村两委多次进行沟通,紧密结合两村实际情况,向村两委介绍项目推进的有利条件、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听取村两委意见和建议。经过群众座谈、实地考察、答疑解惑、集体研究等环节,进一步加深认识,统一思想,最终获得村两委和村民的认可和支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支部就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村党支部催生的强大“内动力”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注入“红色能量”。在村党支部的积极配合下,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完成地质勘测、项目选址、工程安装、并网发电、运营维护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得以顺利运营。
三是组织保障夯基石,在落地见效上展作为。在光伏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组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项目高质量、无差错地建设完成。项目建设前,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项目公开招标,通过多家企业评标对比,精心挑选施工企业;多次与当地发改、供电部门沟通协调,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项目审批立项;项目建设中,派员赴现场监督挑选面板材料,确保项目组件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标准;协调承建单位与村集体加强沟通,强化现场督导和监管力度。
经过工作组攻坚克难,最终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合理调整电价结构有关事项的通知》,上网电价按照西部区脱硫标杆电价0.2829元/度计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15万元,投资内部收益率为8.32%,高于基准收益率8%,投资回收期为12.02年,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经与村两委充分协商,工作组制定光伏发电项目收益比例分配规则,南沟村占55%,查干宝恩本村占45%;所有收益均归村集体所有,并严格按照“3322”分配原则执行。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得到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