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3 14:50 文章来源: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扩大会议和全旗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干事创业,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规模以上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市场物价水平稳中略升,财政收入增长迅猛,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协调发展。据盟统计局反馈数据:2006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7734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00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26098万元,增长23.1%,其中:工业增加值17912万元,增长20.3%,建筑业增加值8186万元,增长29.5%;第三产业增加值30746万元,增长1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31:41转变为27:34:39,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48元,同比增长24.3%。
市场物价稳中略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下降2.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0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9个百分点,交通及通讯价格上升4.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上升0.7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升2.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4.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全旗财政总收入首次超亿元,达到10029万元,比上年增长6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36万元,增长62.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4381万元,增长35.0%。其中:行政管理费支出3044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244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64万元,农牧林水气象费支出5369万元,城市维护费1503万元。
劳务输出增加,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年内共征集就业岗位3140个,新建再就业基础2处,劳务输出556人,安置各类人员1006人,全旗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
二、农牧业生产
1、农业生产
据统计:今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19.3万亩,增长9.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主要以小麦、莜麦为主,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1.5%,薯类占39.5%,豆类占17.9%;油料播种面积1.4万亩,同比增长23.9%,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明显回落,主要是油菜籽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所至。蔬菜、瓜类播种面积4.1万亩,增长30.2%,其中:西瓜播种面积3.2万亩,增长32%;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增长16.6%;青饲料播种面积8.8万亩,增长13.6%。
今年,全旗粮食作物总产量1078.1万公斤,同比增长185.7%。其中:小麦产量149.7万公斤,增长265.1%;莜麦90万公斤,增长212.5%;玉米9.3万公斤,增长32.9%;豆类134.8万公斤,增长403.0%;薯类693万公斤,增长153.3%。油料总产量150万公斤,增长994.9%;其中:胡麻产量85.5万公斤,增长829.4%;油籽产量55.8万公斤,增长1140.0%。蔬菜产量3585.1万公斤,增长13.2%。西瓜产量5365.5万公斤,增长12.8%。青饲料总产量19320.1万公斤,增长64.1%。
2、牧业生产
2006年夏季牧业普查显示:2006年牧业年度全旗大小畜总头数达671686头(只),比上年减少57839头(只),同比下降7.9%。我旗大小畜总头数从“十五”期初2001年的845296头(只),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均递减5.9%。
大畜存栏50219头,同比下降14.5%,从2001年的69638头,年均递减8.5%;大畜中,牛存栏48148头,占大畜比重的95.9%,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
畜种 牧业年度存栏数 单位 增减(%)
牛 48148 头 -15.0
其中:良种及改良种乳用牛 5043 头 -2.1
其中:黑白花乳牛 1599 头 5.1
马 1008 匹 -0.4
驴 815 匹 持平
骡 53 匹 -5.4
骆驼 195 峰 -0.5
小畜存栏621467只,同比下降7.4%,从2001年的775658只,年均递减5.7%,小畜中山羊的比重为29.5%,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牲畜头数的减少以及小畜中山羊比重的下降,不仅使我旗草场压力明显减缓,而且减轻了草场载畜量,同时多数畜牧业效益指标得到了提高。
①总增率
今年全旗大小畜总增率为41.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②繁成率
今年全旗繁殖成活仔畜307009头(只),同比增长6706头(只),大小畜繁成率为84.4%,其中:大畜48.8%,小畜88.0%。
③保畜率
今年全旗成幼畜死亡2643头(只)成幼畜保畜率为99.6%,其中:大畜99.5%,小畜99.7%。
④良改比重
全旗良种及改良种大小畜达到655152头(只),良改比重为97.5%,其中:大畜91.7%,小畜98.0%。
⑤能繁殖母畜比重
今年全旗能繁殖母畜达到388884头(只),能繁殖母畜比重为57.9%,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大畜59.0%,小畜57.8%。近几年来,我旗能繁殖母畜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这对我旗下一年度畜牧业扩再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
⑥出卖率
今年全旗大小畜出卖368369头(只),同比增长17.3%,出卖率为50.5%,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大畜37.1%,小畜51.7%。
⑦出栏率
今年牧业年度全旗大小畜出栏384177头(只),同比增长17.7%,出栏率为52.7%,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大畜41.4%,小畜53.7%,分别提高9.2和8.2个百分点。近几年,我旗出栏率指标,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它反映出我旗畜群周转加快,饲养产品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6年日历年度大小畜存栏454096头(只),同比增长11.8%,其中:大畜存栏42551头,小畜存栏411545头(只),均比上年增长12.2%和11.8%。小畜中绵羊比重占65.8%。冬季牧业普查数据指标及经济效益指标由下:
⑴总增率。年末大小畜总增314931头只 ,同比增长2.8%,总增率77.5%,同比增长8.6个百分点。
⑵繁成率。年末繁殖成活仔畜316373头只,同比增长1.8%。繁成率99.21%,同比增长0.01个百分点。
⑶保畜率。年末成幼畜畜死亡1442头只,同比下降19.0%,成幼畜保畜率99.5%,增长0.05个百分点。
⑷出栏率。年末大小畜出栏373898头只,同比下降6.8%,出栏率90.02%,下降0.18个百分点。
⑸良改比率。年末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数量达431644头只,同比增长10.9%,良种及改良种畜比重95.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⑹出卖率。年末大小畜出卖数量达358648头只,同比下降6.5%,出卖率88.3%,增长2.1个百分点。
⑺母畜比重。年末能繁殖母畜数量达385571头只,同比增长7.2%,母畜比重达84.9%,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我旗以全盟“工业园区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地区资源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优势特色产业,使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31101万元,同比增长45.8%,创全旗工业生产历史最好水平。
全旗工业增加值完成1791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821万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1059万元,同比增长44.5%,产销街接水平高,已达到99.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09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9%,同比增长9.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9%,下降9.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围率3.4次,增长0.1个百分点。
2006年,我旗共有规模以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6604.5万元,同比增长145.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831万元,同比增长111.1%,以畜产品加工业和新建企业为主有力地带动了全旗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
建筑业生产仍保持增长态势,建筑企业运行质量显著改善。全旗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1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796万元,同比增长18.4 %。其中,建筑安装投资完成28969万元,增长6.0%。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完成投资891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83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8799万元。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4%,第二产业下降21.1%,第三产业增长31.8%。第二产业中工业制造业完成投资5097万元,同比增长26.8%。
今年市政投资7129万元,完成道路修建5.45万平方米,街道硬化5.59万平方米,绿化4000平方米,新建公厕3座,铺设污水管道5400米,雨水管道5080米,新区供水管网1万米,投资280万元完成明安图镇旧域集中供热管网改造。
五、国内贸易
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旗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使全旗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型流通业发展迅速,商贸企业销售明显加快。
根据盟统计局反馈结果,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54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048万元,增长17.2%,农牧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06万元,增长13.2%,城镇地区消费快于农牧区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基本与上年持平。
分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17061万元,餐饮业完成3360万元,其它行业完成93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7.0%、13.0%和10.2%。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客货需求快速增长。全年客运周转量423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8%和1.2%,客运量37.9万人,同比增长4.7%;货运周转量4132万吨公里,增长9.2%,货运量42.6万吨,同比增长8.1%。
投资856万元新建乡村公路63公里,完成明安图镇至乌兰察布苏木68.5公里柏油路路基和部分面层工程,连接呼海省际通道的12公里支线路投入使用。
七、金融、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亿元,同比增长18.0%;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同比增长17.4%。
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830万元,增长11.4%。其中,人身保险费收入610万元,增长9.2%;财产保险费收入220万元,增长17.6%。
八、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稳步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得到加强。全旗拥有小学5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2所。小学毕业生712人,普通中学毕业生924人,职业中学毕业生15人、结业生85人;小学在校生335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974人,职业中学在校生279人,幼儿园在校生582人;小学教职工294人,普通中学教职工268人,幼儿园教职工39人;小学专任教师21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4人,幼儿专任教师33人。
我旗以全盟“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对全旗教师及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价,顺利实施了羊群滩小学和星耀中学的撤并工作。完成二中宿舍楼和食堂楼主体工程建设。投入80万元新建中小学实验室6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排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师范类大学生19人充实到各学校。全年发放“两免一补”等各类减免、补贴资金289万元。积极开展贫困救助活动,共为261名大学生协调助学贷款15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7人。参与《明安图之光》呼和浩特地区正镶白旗乡友会,募捐教育资金3.5万元。
九、卫生、文化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就业、扶贫、民政、文化等工作全面推进。年内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启动实施,参合农牧民人数达40579人,参合率达81.3%。投资520万元的旗医院病房楼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共纳入奖励扶助78人,发放奖励扶助资金4.68万元。层层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11‰以内。深入实施文化强旗战略,成功举办了“明安图杯”蒙语诗歌朗诵比赛及“察哈尔之韵”迎新春文艺晚会。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和人民防空等工作顺利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旗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2所,农牧区卫生院7所,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机构各1所。医疗机构拥有病床148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07张,农牧区卫生院拥有病床31张。全旗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4人,其中执业医师122人,执业助理4人,注册护卫62人,药剂人员19人,检验人员10人。
十、城镇建设
不断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党政办公大楼是目前我旗单体面积最大、高度最高、功能最为完善的建筑,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投资1800万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宣传文化中心建筑面积0.78万平方米,投资1300万元,已完成基础工程。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相继开工建设,建成的有水务、计划生育、建设局、农牧业、林业、烟草、消防队、财政计划、土地交通、检察院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2652万元。明安图文化广场是我旗重点项目之一,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与党政大楼共同构成新区标志性工程,已经完成了设计方案招标工作。
进一步增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道路总长4610米,总面积5.45万平方米,投资680万元;铺设排水管线1.05万米,投资370万元;新增清泥车、管道疏通车、垃圾箱、公厕等环卫设施,为方便群众出行,硬化小巷总面积5.13万平方米,投资44万元;完成重点地段绿化面积0.4万平方米,投资18万元;新区集中供热通过招商引资由内师大后勤集团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现已具备供热条件;旧区集中供热管理网改造完成投资280万元,2006—2007年采暖取得较好的供热效果。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旗总人口71293人,增长1.3%,其中,汉族人口49557人,增长1.4%;蒙古族人口20978人,增长1.0%;其他少数民族756人,增长1.1%。全年出生人口836人,出生率11.73‰;死亡人口224人,死亡率3.14‰。人口自然增长率3.11‰。
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元,增长26.0%;牧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4元,增长7.7%。深入开展10个嘎村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减少1900人。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今年共为4795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064万元,为1045户2331人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14万元。
注:土地面积数据由土地局提供。
人口数据取自公安部门提供的报表。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为计生部门数据。
主办单位:正镶白旗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 :1525290001
电话:0479-6521530
网站支持IPv6